카테고리 없음

大唐天寶年間,隴西有一奇人

Poohsi&Company 2025. 5. 13. 21:24

大唐天寶年間,隴西有一奇人,名喚李徵。他自幼聰慧過人,飽讀詩書,才情出眾,仿佛天生便帶著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。弱冠之年,李徵便憑借其卓越的才學,在科舉中嶄露頭角,高中進士,一時聲名遠揚,眾人皆贊其前途無量。​
踏入官場的李徵,起初滿懷壯志,渴望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圖,為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貢獻。然而,官場的現實卻讓他大失所望。同僚間的勾心斗角、阿諛奉承,上司的平庸無能卻又剛愎自用,這一切都讓生性狷介、自視甚高的李徵難以忍受。他心中的理想殿堂瞬間崩塌,每日周旋于這些世俗之事中,令他感到無比的壓抑與痛苦。終于,在一番痛苦的掙扎后,李徵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,回到家鄉,希望能在那寧靜的天地間,尋回真正的自我,實現自己的文學抱負。​
回到家鄉的李徵,過上了閉門謝客、潛心作詩的生活。他以為,遠離了官場的喧囂與污濁,便能在詩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,用手中的筆書寫出流傳千古的佳作。他將自己全部的心血與情感都傾注在詩作之中,日夜沉醉于創作的世界里,滿心期待著有朝一日能憑借自己的詩作,在文壇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然而,現實卻再次給了他沉重的一擊。盡管他的詩作才華橫溢,飽含深情,但在那個競爭激烈、人際關系錯綜復雜的時代,想要憑借詩歌揚名立萬談何容易。他的作品如同石沉大海,無人問津,始終未能得到應有的認可與賞識。​
隨著時間的推移,家中的積蓄漸漸耗盡,生活變得愈發窘迫。李徵不得不為了生計而發愁,曾經高傲的文人,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,四處奔波,尋找謀生的途徑。看著家中日漸消瘦的妻兒,李徵的心中充滿了愧疚與無奈。為了能讓家人過上安穩的生活,他不得不再次踏入官場,接受了一個偏遠之地的小官職。然而,曾經的同僚如今卻已位居高位,而自己卻依然在底層苦苦掙扎。這種巨大的落差,讓李徵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,他的內心充滿了憤懣與不甘。​
在官場的日子里,李徵每日強顏歡笑,忍受著內心的煎熬。他越發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,心中的孤獨與痛苦也與日俱增。漸漸地,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,神情恍惚,常常獨自一人在深夜中徘徊,對著明月傾訴著心中的愁苦。他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,內心的矛盾與掙扎讓他陷入了一種瘋狂的邊緣。終于,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,李徵在一次公差途中,突然發瘋般地沖進了山林之中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眾人四處尋找,卻始終不見他的蹤影,只能無奈地放棄。​
時光匆匆,一年過去了。這一日,監察御史袁傪帶領著一眾隨從外出公干,途經一片茂密的山林。正當他們小心翼翼地前行時,突然,一只兇猛的老虎從草叢中一躍而出,向著他們撲了過來。眾人嚇得驚慌失措,紛紛拿起武器自衛。然而,就在老虎即將撲到袁傪面前的那一刻,它卻突然停住了腳步,然后緩緩地退回了草叢中。袁傪心中疑惑不已,他覺得這只老虎的眼神中似乎透露出一種熟悉的感覺。于是,他壯著膽子,向著草叢中喊道:“你可是李徵?” 過了許久,草叢中傳來了一陣低沉而沙啞的聲音:“正是在下。” 袁傪聞言,心中大驚,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眼前的這只老虎竟然真的是自己昔日的好友李徵。​
袁傪與李徵隔著草叢,開始了一場漫長而又痛苦的對話。李徵緩緩地講述了自己從發瘋到變成老虎的經過。他說,自從那天沖進山林后,他的意識便開始變得模糊,身體也發生了奇怪的變化。他感到自己的心中充滿了獸性的欲望,理智在一點點地喪失。每當他清醒過來時,看到自己以老虎的形態做出的那些暴虐行徑,心中便充滿了恐懼與悔恨。他試圖控制自己,但卻無能為力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在獸性的驅使下越陷越深。他還說,自己變成老虎后,常常在山林中徘徊,心中既渴望著能像野獸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,又無法割舍對人類世界的眷戀。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他痛苦不堪,他覺得自己仿佛被撕裂成了兩半,在人性與獸性之間苦苦掙扎。​
在與袁傪的交談中,李徵感慨萬千。他說道:“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,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,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,故又不肯庸庸碌碌,與瓦礫為伍。于是我漸漸地脫離凡塵,疏遠世人,結果便是一任憤懣與羞恨日益助長內心那怯弱的自尊心。其實,任何人都是馴獸師,而那野獸,無非就是個人的性情而已。” 他后悔自己當初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實,沒有堅持不懈地打磨自己,而是在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中選擇了逃避,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。​
袁傪聽著李徵的訴說,心中充滿了同情與惋惜。他深知李徵的才華與抱負,也明白他內心的痛苦與掙扎。他試圖安慰李徵,但卻發現所有的言語在此時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。最后,李徵將自己這些年來所作的詩作托付給袁傪,希望他能將這些作品流傳于世,也算是自己在這世間留下的一點痕跡。袁傪含淚接過詩作,承諾一定會完成他的心愿。​
天色漸暗,山林中彌漫著一股凄涼的氣息。李徵知道,自己與袁傪的這次相遇或許是最后一次了。他對著袁傪深深地鞠了一躬,然后轉身,緩緩地消失在了山林的深處。袁傪望著李徵離去的方向,久久佇立,心中五味雜陳。